分類
最新消息

十個親子溝通技巧

因為孩子說不聽而感到懊惱?不知道怎樣與孩子溝通?其實親子溝通也有技巧,一起跟著以下的小提示來改善親子關係啦!

  1. 學會傾聽並聽懂孩子真正的需求
    • 和孩子說話時,堅定眼神、姿勢、聲調及語氣 比說話內容更重要
    • 讓孩子感受到大人是在乎和重視孩子的感受
  2. 不急於批判與評價
    • 不急於表達或添加自己的意見
    • 發出對的訊號,如:「你不要跑」改為「你慢慢走才安全」
  3. 同理性的回應
    • 尊重孩子有興趣的話題或事物
    • 換位思考了解孩子感受
    • 用「表達的語言」來發揮同理心,接受孩子也會有的情緒,例如:「我知道你很想要買這些東西,你很失望,我能理解!」
  4. 用孩子能理解的詞彙來對話
    • 用「問答題」來簡化具體問題 或 簡單的提醒
    • 確認孩子是否聽得懂
  5. 說清楚父母的期待
    • 做好預期心理與承諾,知道家長的期望與目標
    • 事前要把目標或要求說清楚,並確實做到
  6. 善用身體語言
    • 運用身體語言表達愛意,如:多擁抱、多親親孩子

切記不要…

  1. 問個不停
    • 應該給予空間、時間和足夠的耐心,讓孩子進行自主分享
  2. 恐嚇或打罵孩子
    • 常使用命令恐嚇責罵或體罰
    • 無法做到的事情卻反覆地說,反而造成孩子的不信任
  3. 過於嚴厲的規定
    • 結果:孩子就不想聽爸媽的話
  4. 沒有給孩子自主權
    • 讓孩子參與決定並帶來承諾
分類
最新消息

四種管教模式,您是哪一種?

根據美國心理學家 Diana Baumrind 所提出的四種管教模式,顯示出父母不同的管教模式,對小孩的性格和發展帶來直接的影響。

四種管教模式中,恩威並重型的父母(高要求、高接納) 最能培養出心理健康、積極自尊的孩子;權威型(高要求、低接納) 放任型(低要求、高接納) 的管教模式下,孩子在人格和群性發展上均存在明顯的缺陷;而 忽略型父母(低要求、低接納) 對孩子帶來的都是負面影響,所以最不建議使用這種管教模式!

如何幫助幼兒正確地說話?

幼兒時期制定語言規則是很難,很多幼兒在剛開始說話時都會犯錯誤。那麼幫助幼兒正確說話的最佳方法是什麼? 我們有一些可以增加孩子詞彙,提升孩子語言能力不錯的方法,希望能給家長多點啟發。

復述孩子的說話

復述孩子的說話是其中一個方法,它如對孩子何產生影響?復述是指無論孩子可能犯了什麼錯誤,您可用另一句帶有正確詞彙的說話,重複孩子的說話。如果你對孩子說:「你的襪子去哪兒了?」他們回答「腳」,你可以帶著燦爛的笑容和大量鼓勵的說:「是的,沒錯, 襪子就在你的腳上!」這樣你就不會引起別人對孩子詞彙錯誤的注意,也不會讓他們因為犯錯而感到難過。相反,您只是簡單地讓他們聽到它說對了。隨著時間的累積,他們聽到的正確單詞越多,他們將來就越有可能正確地組織更複雜的句子。

擴充孩子說話的句子

當孩子說:「 看! 那邊有隻小狗!」 家長可以這樣回應:「 噢! 是一隻長着啡色長毛的小狗, 正在 擺着尾巴,樣子十分可愛!」 那樣可以讓孩子從多聽家長的說話,學會更多的詞彙和學習更多說話的技巧。

讓孩子嘗試用多點詞語描述物件或事情

讓孩子試着慢慢仔細地描述自己喜愛的玩具或公仔開始。
為什麼你特別喜歡這個公仔?
視覺:它的身體是什麼顏色? 眼睛又是什麼顏色?
嗅覺:它有沒有氣味? 氣味像糖果還是花味?
聽覺:它說話時大聲還是小聲? 是怎樣說話的? 可以模仿一下嗎?
觸角:摸它的時候質感是怎樣? 軟軟的像棉花糖? 堅硬的像石頭? 是塑膠,金屬還是毛絨?(家長可在身旁找一些相同質感的東西,展示給孩子讓他觸摸。

利用閱讀圖書及講故事幫助孩子學習新詞彙

睡前閱讀講故事,除了是親子活動之外,還能讓孩子從故事中學習更多的詞彙。記得兒子小時候,重複閱讀孩子喜愛的故事,驚訝地三歲的兒子,已經能記得一些短句子的讀音。過程是這樣的,初時是由我閱讀給孩子聽的,當我重複地說了同一個故事三,四次之後。我便試一試進展到第二階段 比如說:「This is long , this is short!」 句子很相似,我閱讀第一句,讓孩子閱讀第二句,他已能好好記得一些短的句子,令我感到十分驚訝! 大家也不妨可以試一下。

多鼓勵,多給予讚賞

對於孩子說得對與不對不是重點,而是孩子能夠勇敢的嘗試,開口說多了,家長的鼓勵與讚美可令孩子對自己更有自信,更喜歡與人溝通,認為說話是一件有趣的事。家長可以有多些鼓勵的說話,例如:

「我欣賞你有努力!」
「 你說得很清楚,響亮,媽媽欣賞你!」
「好叻喎!學會好好用咀巴講! 」
「哇,能清楚地說出這個字,叻仔! 」

分類
家長教育資訊 家長教育資訊 家長教育資訊 家長教育資訊

如何讓孩子學習自理?

家長教育資訊

資料來源:家庭發展基金總幹事羅乃萱

大家可能都發現,在現時的社會上一代的小朋友都長大成人了,他們已踏進社會工作,但好像很多事情都有爸爸媽媽,參與在當中。這令我追溯自己的小時候,會否一路走來媽媽照顧我們的角色都是呵護備至?每樣事情都照顧得頭頭是道,讓小朋友只需要專注讀書和學業就可以?

其實這對小朋友的成長絕對不是一個健康的現象,但是我也明白媽媽覺得小朋友甚麼都不用管,媽媽甚麼都幫你處理好,為他移除任何的逆境、困難,建立保護區,叫他只專注好好讀書。但是好好讀書不等於懂得好好做人,兩樣事情都要平衡的。

懂得做人可能他們會覺得很深奧,如果收窄範圍來說,也就是自理能力。家長要懂得放手,讓孩子學習自理就是他自己懂得做的事情,都盡量讓他自己做。譬如他自己懂得整理書包,怎樣放東西進去。當然你要先教他,再讓他整理。

這種自理能力也是一種生存技能,由最初的綁鞋帶整理書包,到長大一點整理自己的書架書桌,後來申請大學,全部都是一些很基本的生存技能。以整理書包為例,甚麼叫整理書包呢?第一他要懂得寫手冊。他最初寫得不齊全,可以問同學,媽媽可以主動一點,找不同家長聊,大家對照一下手冊。

第二檢查他有近視,因為很多小孩抄得不齊全是因為眼睛有問題。第三除了手寫得齊全之外,就是對照著時間表怎樣去整理。在前一天媽媽可以自己示範一下,媽媽可以整理一次。第二天就叫他:「你把常識書找出來。」慢慢地他懂得整理,媽媽可以讚揚他,甚至有些父母很喜歡用那些獎勵表格,你今天有整理書包給一個印章,讓他有一些成就感,當他懂得整理書包,他就懂得把東西分類。

很多時候可能爸爸媽媽無論是生活忙碌,抑或自己工作壓力大,或者心情未必時刻都保持愉悅「唉別弄了我幫你做算了。」偶一為之也是沒有辦法,我們都會失手都會累的。但是如果真是代他做功課會有一個危機,因為這是不誠實,又沒有讓他學習到,因為學習一定要經過錯誤才會記得。但是我記得有一次有位媽媽跟我說,她的女兒要寫字歪歪斜斜的,於是媽媽不停擦走,擦整張紙爛掉。

我說:「教小一孩子你可以用一些創意的方法,我喜歡跟她說每個字都有自己的家,它的家就是在方格裡面,那些字喜歡回到家裡,你就幫它安穩地放在家。」家長要有耐性,慢慢地等他進步。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既定的成長步伐,希望父母能尊重他們的成長節奏,尊重他們的步伐。其實他們一邊學習我們也在一邊學習,那就大家一起可以進步

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.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.